PC構件設備的生產工藝及設計
PC構件設備是指工廠經過專業化、機械化、標準化加工生產的混凝土預制產品,是預制建筑的基本構件。目前,國外PC構件設備相對先進,但我國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仍存在生產逆流、堵塞切斷等問題,與國外PC構件設備有一定差距。PC構件設備的布局、生產過程中的調度和自動化程度是影響生產效率的主要因素。國內對PC構件設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產過程中的物流調度和單站所需設備的改進上,而對生產線的總體布局設計研究較少。綜合考慮PC組件各生產環節所需的時間,并根據實際生產情況改進傳統生產線的布局,可以有效解決PC構件設備各生產環節的生產逆流和堵塞切斷問題,提高PC組件設備的生產效率。
PC構件設備生產過程分析
PC構件設備的產品主要包括三種典型的構件:外墻板、內墻板和復合板。內墻板生產過程以自動劃線工序為一個周期的起點,依次經過安裝側模、鋼筋籠、預埋件、澆筑、找平、預養護、修整、養護、拆模、吊裝、清理底模、噴涂脫模劑工序后完成,然后返回自動劃線工序進行第二個周期。夾芯板的生產工藝相對簡單,澆注完成后,停車拉毛即可直接進入固化窯。目前鋼筋籠加載站和預埋件加載站處于半自動水平,這兩個站的三個主要PC組件設備被阻斷和切斷。
1.PC構件設備布局設計
PC組件設備的布局原則主要包括定位布局原則、工藝布局原則、產品布局原則和成組布局原則。根據以上分析,外墻板的生產過程要經過15個工藝步驟。為了減少生產逆流,有效提高生產效率,保證每個工藝步驟按順序進行,將工藝布局原則和產品布局原則相結合,作為PC組件生產線的布局原則。由于生產過程中底模需要回收,所以選擇布局作為PC組件設備的布局形式。
2.PC構件設備設備的平衡分析
生產平衡率是用來衡量生產線平衡水平的指標。生產平衡率越高,生產線運行越平衡,堵塞和停滯的概率越低;相反,生產平衡率越低,生產線運行越不順暢,越容易切斷。一般生產平衡率在70%以上,才能保證生產線的平穩運行